达达兔影视-豆瓣评分8.7,揽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寄生虫》妙在哪里?大跌眼镜 - 三年片影院

达达兔影视-豆瓣评分8.7,揽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寄生虫》妙在哪里?大跌眼镜

来源:人气:99更新:2022-06-24 18:00:07

原标题:豆瓣评分8.7,揽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寄生虫》妙在哪里?

这部电影具体妙在哪里呢?

故事要从一个底层的家庭说起,一家四口,挤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唯一透出光的是厕所马桶上方的一点微亮。

展开全文

摄影师把屋内的光线调到很低,那样潮湿阴冷的氛围,让人通过镜头便能感同身受。潮湿的环境如同生活在雾气之中,摸不透,看不清。

每个深夜,都有醉汉当街在墙角小便,一家四口就这样,在最阴暗的角落,悄悄注视着一切。

直到有一天,长子朋友送来的一块象征着好运的石头,打破了这一切,让这一家人开始了寄生上流”的道路。

因为朋友的留学,长子得到了去上流家庭兼职钟点教师的机会。没有学历的他,却一口答应了朋友这个请求,穿上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让妹妹伪造了学历证明,敲开了上流家庭的门。

临走离开家的时候,一家人拿着伪造的学历证明”喜出望外。长子还大言不惭地说这不算伪造文书或犯罪,只是提前拿到毕业证明而已。”

小人物无知者无畏”的悻格开始体现。

这时,导演用一个特别漂亮的长镜头,跟随长子的脚步,从阴暗的地下室走出来。将地下室父亲的目光和长子的身影连在一起。

长子,成了这个家第一个走出下流的人。带着一家人的期盼走出了那条暗黑的小巷,走进了阳光。导演在这里用阳光隐喻了上流”,黑暗隐喻下流”,别具了一番匠心。

开门的是一个看似富硕的太太,但她表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女主人,而是这家的一个保姆。绕过精美的院子,带着长子见到了这家的女主人。

漂亮的女主人在接见长子时穿的还比较正式,雪纺的衬衫精致的妆容一点看不出她的家庭主妇身份。她慵懒地躺在阳光下,长子却在阴暗处偷偷看着他。

女主人并没有仔细看他的学历,只是提出要长子当面授课。长子在和女孩上课时把考试比喻为打仗,临场作战,靠的是气势”道出了男主的心声。表面淡定的他其实只是一个没什么真才的小人物,不免心虚。

她故意脱下自己的内内,伪造了司机和小女友车震的假象,让男主人看到后辞退了年轻的小司机又侧面引荐了号称看自己长大的叔叔”——自己的父亲,担任了司机的角色。

知道了女保姆对桃子过敏,偷偷撒了桃子毛在保姆身上,引诱家里女主人看到保姆咳嗽的状况并侧面告诉女主人保姆身患肺痨,又假扮家政公司,让自己的母亲,补充了保姆这一空缺。

从此,一家四口,分别在上流家庭中扮演了女儿教师”儿子美术老师”司机”保姆”的角色。虽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假装互不认识的场面笑料百出。

上流家庭决定出门野营,高兴的是这下流的一家四口。随着主人家庭的离开,这下流一家鸠占鹊巢:打开了男主人珍藏的美酒,躺在了大厅,放肆地享受。

长子躺在上流家庭的草坪上看书阳光照耀着他似乎特别美好,但他的身侧就是房子的阴影。导演用画面语言描述了他的处境:身在阳光,却一不留神就会陷入黑暗。

紧接着,一声门铃打破了之前的快乐,之前的保姆回来了。在瓢泼大雨中的她,没有了往曰的体面,窘迫之际更是了透漏秘密:她把自己的丈夫藏在地下室整整四年,完全寄生在上流家庭里。而同时,这个保姆也撞破了这一家四口本是一家人的秘密。

仓促之下,保姆被一把推下楼梯,下流一家迅速收拾卫生,以粉饰太平。但还是没有来得及逃出门,上流一家就回来了。他们躲在客桌下,听到了男女主人的对话,为后面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下流家庭的父亲,一直并没有被上流男主人认可,他身上的味道让这个上流男人对他心生嫌隙。同时他也知道,男主人从来没有把他当做朋友,而是把他当做自己的服务者。

电影中的气味是这部剧很重要的因素。

气味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承载的却是下层人对自我身份的自卑感和不认同,阶层的划分其实就像气味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你它的存在。

男主人其实是一个有点大男主义且自私冷漠的人,从他介意出现在自己车上的内内开始,他对于下流人的排斥更是一点一滴地透露出来:他介意司机在工作期间问他私人问题,比如爱不爱老婆。”

风平浪静之后是上流家庭举办的一个派对,进行中从前保姆的丈夫拿着菜刀跑出来,扎伤了长子,也一刀捅向了下流人家的女儿。这里保姆丈夫的镜头和上流家庭小儿子的画一模一样,恐怖诡异,却带着强烈的宿命之感。

一家再也伪装不住,上前救自己的儿女,谁料男主人却毫无担忧之意,只顾着自己晕倒的儿子。甚至对被压住的车钥匙抛去了嫌弃的目光。

正是这个眼神,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下流父亲,拿起尖刀刺向了上流父亲的胸膛。

从此后,躲入那个从前保姆丈夫寄生的地下室,成为了这间房子新的寄生虫。

两个人员构成一模一样的家庭,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着天壤之别。更是隐喻了韩国穷富差距过大的现实。

反观这部剧,上流家庭从没做过任何坏事,夫妻恩爱,对服务人员也很好甚至是善良到傻,可底层小人物们却越发得寸进尺,面对慾望越发膨胀。上流一家做的事情其实都非常正常,但是从底层人的眼光去看,就变了味道。俗话说:施比受好受便是这个道理。

正如鲁迅《小杂感》中说的: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刀锋所到,剖开世间顽疾,是对这部电影最准确的评价。但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更加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